昆明学院李育川:让小种苗给乡村振兴带来新希望|全球速读
2023-04-27 05:44:08 来源: 昆明日报-掌上春城
掌上春城讯早上8点,学校还没开始上课,昆明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李育川已经来到实验室。他放下自己的手提包,在更衣室换上白大褂后,直奔种苗培育室,在培养架前一一查看新培育的甜百合及各类小浆果种苗生长情况。、
【资料图】
在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培育室里,李育川及其团队共培养了8种近12万株的珍稀植物种苗。在做好种苗培育的同时,他们还解决了从国内外引进的8类高经济价值植物优良品种的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并已在西南地区开展了多年多点的优良品种引种栽培适应性评价比较筛选试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项项地落地,李育川感到十分欣慰。提及自己的成就,李育川总是笑着说:“能把自己研究的东西推出去,造福一方,我觉得很有意义。”
多年坚持终有回报
“云南立体气候明显,在多年的资源植物引种驯化研究工作中,我们发现西南地区高寒冷凉山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地区在打造新兴农业支柱产业时,非常缺乏高经济价值植物优良品种,这是制约云南乡村振兴的一大痛点,也是一个难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自2010年9月入职昆明学院以来,李育川一直致力于开展云南高经济价值资源植物引种驯化及其产业化开发应用关键技术体系研究及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2016年,李育川牵头组建了高经济价值资源植物引种及其产业化开发应用科技创新团队,主要从事云南珍稀药用植物(红根野蚕豆等)、云南小浆果(奇异莓、黑树莓)、水果甜百合等种苗繁育、引种驯化及其产业化开发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
李育川介绍,团队成立后,他们先后从国内外收集优质种质资源近20份,并重点开展种苗快繁及引种栽培试验研究工作。“种苗引进来了,我们先要在实验室培育出种苗,研究它的生长习性,再选择适宜区域及基地进行试种,将种苗种下,进行多地多年的引种栽培适应性观察评价及优适品种筛选工作,最后根据种苗的生长情况,决定是否大规模推广种植。”
经过多年的研究,李育川及其团队全面掌握了8类高经济价值植物种苗快繁技术体系,并依托自己扩繁的优质种苗,分别在云南香格里拉、贵州水城等地,进行了奇异莓、水果甜百合、黑树莓、红根野蚕豆等种苗的小规模引种种植试验,如今奇异莓、黑树莓、水果甜百合等水果表现较好。“今年,贵州水城、云南宣威基地试验种植的奇异莓都已大量开花结果,适应性非常好,4年生单株挂果达15公斤以上,奇异莓在西南高寒冷凉地区引种试验非常成功,这也预示着项目完全具备了成果转化的成熟条件。”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一步步呈现在眼前,李育川难掩脸上的喜悦。
种苗引种驯化是一项繁杂而又枯燥的工作,但李育川却坚持了10余年。他说:“做研究枯燥、乏味,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做好坐冷板凳的准备。遇到困难,咬牙坚持下去,总会发现惊喜。”
如今,李育川及其团队已从国内外引进了8个奇异莓新品种,在开展了多地多年的引种试验和种苗繁育工作的基础上,现已繁育出成奇异莓优质种苗约8万苗,初步解决了高效种植配套技术研发。2022年,在香格里拉市建成350亩奇异莓标准化种植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已完成标准化定植120亩。
校企合作培养专业人才
在做好项目研究推广的同时,李育川及其团队还积极开展产学研活动,带领在校研究生进行项目研究和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工作,指导在校研究生利用团队科技成果成立了云南耕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创业实践。
李育川介绍,自2019年昆明学院招收农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他们团队就学习借鉴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创设的“科技小院”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农业硕士人才培养的深化综合改革。“我们团队有7个成员,带了19个农学专业研究生。研究生入校第一年在校完成理化教学学分,第二年、第三年会由导师带着,分派到各个基地驻点开展实践学习和毕业论文研究工作,产学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李育川介绍,研究生驻点期间,所有师生同当地农户一起学习生活,共同成长。
2021年,全国掀起了建设“科技小院”工作热潮。同年3月,昆明学院启动“云南香格里拉奇异莓科技小院”建设工作,由李育川担任负责人,牵头做好云南小浆果等引种驯化及其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工作。“依托学校+公司+基地的融合,我们成功打造了集‘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于一体的产学研模式,在转化科研成果带动农户增收致富同时,也能培养更多新型农业人才。”李育川说,目前该团队已建成国家认定的“云南香格里拉奇异莓科技小院”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定的“校企合作、双百计划”产学研实践平台,这对培养高水平“新农科”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素质新型农业企业家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学生们在基地学习实干2年,有了充足的实践经验,掌握了‘因地制宜该种什么、如何种得好、如何让产品卖得好’的问题,毕业后就能独挡一面,成为农业领域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专业人才。”李育川说,未来,昆明学院将把研究生培养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与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广大研究生在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中作出更多贡献,为乡村振兴带来新希望。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杨敏责编:李林芮编审:沙兰梅终审:周健军
标签:
[责任编辑:]
猜你喜欢
- (2023-04-27)当前头条:全市首笔!二手房公积金贷款“带押过户”办理成功
- (2023-04-27)全球观焦点:李亚 省委宣传部长_李亚男 中国群众文化学会副秘书长
- (2023-04-27)环球观点:宇顺电子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 (2023-04-26)环球热议:河南启动“高质量发展看河南”网络主题宣传活动
- (2023-04-26)俄罗斯总统普京将参加土耳其核电站仪式
- (2023-04-26)环球观点:第五空间指的是什么_第五空间第二部全集
- (2023-04-26)香城宝地,新都等你~ 环球即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