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骗薪者缘何能成为“时间管理大师”? | 新京报快评

2023-09-01 04:53:21 来源:

▲资料图。图/IC photo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新民晚报报道,近日,上海警方公布了一起特大诈骗案件,一群骗薪者利用伪造的身份证、学历、工作经历等信息,同时在多个公司应聘销售等岗位并获录用。但这些职业骗薪人从不上班,只在多家公司领取工资和提成。

警方公布的数字令人触目惊心:有108名骗薪者被抓获,涉案金额高达8000多万元。而就在五个月前,上海警方也破获过类似案件,当时抓获了58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5000多万元。

当骗薪也成了一门“职业”,人才市场中的供需关系便不再正常。一方面,骗子们霸占了大量工作职位,但企业却没有招到真正的员工。另一方面,真正需要工作的求职者又被骗子挤占了工作岗位,使本就“僧多粥少”的就业市场更显失衡。

其实,有关职业骗薪者诈骗案情的短视频和拼盘短文,充斥于社交媒体平台已有一段时间。围观者津津乐道于骗子们精妙的“时间管理艺术”,以及他们“富贵险中求”的传奇经历。

有骗薪者甚至同时在16家公司供职,3年内骗取了超千万元。有骗薪者还买了别墅,这成为众多自媒体论述此类案件的“亮点”。而作为受害方的用人企业和真实求职者,却鲜有人关注。

通常来说,一个人很难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司同时工作,更不用说16个了。职业骗薪者是如何获得多家公司的录用,并在多家公司之间自由游走却不露馅?

不妨来看看警方披露的案情细节。王某、刘某等人在网上物色销售或融资类公司,然后通过招聘类App等公开的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平台获得面试机会,伪造学历、个人工作履历、离职证明等材料,甚至伪造国外的毕业证书,将自己包装成“精英”人才,有的还声称有项目在手,以骗取招聘者的青睐快速入职,获取每月数万元的高薪。

不难看出,骗薪者的“传奇”仍建立在“骗”字之上。简单骗术之所以屡屡奏效,“完美应聘者”之所以自在游走,对应的正是平台和企业在招聘市场上的一些低级漏洞。

职业骗薪者与企业的联系,多经由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促成。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经营的就是人力资源,对应聘者和招聘者双方的背调,是人力资源市场正常运作的基础和前提。

对应聘者来说,平台应确保企业是真实的企业,岗位是真实的岗位。对招聘者来说,平台应保证应聘者的基本信息为真。过往业绩等或许很难去一一验证,但身份认证、学历认证等,只需在专业平台检索核实就能排除一些低级的骗术。

应聘者众多、信息真伪难以辨别,不是线上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可以脱责甩锅的理由。

更何况,平台上的职业骗薪者,已有同时在多家企业就职记录,每次在职时间又极为短暂,理应标注相应风险,并及时提示给用人企业。反之亦然。平台如果连这些最基本的服务都匮乏,所谓“服务”从何而来?平台的价值又如何体现?

对用人单位来说,选好HR(人力资源)从业者、建立并执行好相对健全的人事制度,对企业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企业的人力资源从业人员,不仅是员工的激励和管理者,企业文化的规划和构建者,更是企业人才招聘的把关者。上海警方也在公布案情时特别提示:犯罪团伙之所以屡屡得逞,与很多企业招聘时背调不够细致,甚至走过场有很大关系。

从案情来看,有些企业岂止是背调不仔细,甚至是根本就没有背调。有诈骗团伙还利用先期应聘企业HR岗位成功的同伙,将其他成员尽皆招入该企业,里应外合搞诈骗。吃瓜群众或许看到的是骗子的无孔不入,配合得当。企业则应从中反省,细致检查人事漏洞,及时亡羊补牢以绝后患。

在平台和用人企业之外,最有可能发现“职业骗薪”的还有劳动仲裁机构。据警方披露,骗薪者与用人企业发生薪资纠纷后,凡诉至劳动仲裁机构的,基本均以“劳”方的胜利而结案。

有论者认为,这是因为在当下的劳资关系中,劳方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在劳动仲裁中更能得到仲裁机构的支持。事实上,从单个案件的仲裁程序来看,劳资双方有合同、有入职、有离职程序,仲裁员未必能及时发现背后的骗薪实情。

不过,同一人在同一仲裁机构的多起同类仲裁案中出现,明显不合常理,劳动仲裁机构的案件统计分析完全可以给予关注、预警或进行相应调查。如发现其中有犯罪嫌疑,及时移交公安机关。

职业骗薪系列案件被围观,不只是一个都市传奇,更是一记记警钟。对平台和企业来说,骗子们也在从这些案件中学习,并不断改进骗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如果没有及时补漏,如果对警方提示、媒体告诫无动于衷,如果招聘人才仍只看表面不做背调,就很可能再次让骗薪者得逞。

撰稿/王琳(法律学者)

编辑/迟道华

校对/翟永军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