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医学习笔记 |《抓其神,画其魂》_全球看热讯

2023-07-02 16:09:39 来源: 个人图书馆-我是一瀛

炮附子是阳热药,且是至阳至热,而黄芩、黄连和大黄是苦寒下行之药,寒热药并用,这矛盾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实上,人体的局面是复杂的,寒热并存的情况很常见。比如柴胡汤里就是寒热并存,你看方子里既有生姜这样的热药,也有黄芩这样的寒药。

黄芩、黄连和大黄组成的队伍,在我看来,是一支精兵强将,涤荡上、中和下焦之热的痞结,同时还有表之阳虚,于是炮附子这员猛将也速速去体表补充阳能,该出汗就出汗,该止汗就止汗。

本方名为“泻心”,实则是以苦寒之大黄芩连清热,同时用辛热之附子温阳,达到阴阳平衡。且三黄得附子,其苦寒沉凝不致留滞阴邪,而附子得三黄,其慓悍爆烈不致劫伤津液。

更为独特的是本方的煎服法。大黄黄连黄芩三味,以麻沸汤渍之,须臾绞去滓,是指三黄不用煎取,且用开水浸泡的时间也不长,为的是只取其轻清之气;附子另煮取汁,取其醇厚之味。

本方中三黄生用,沸水浸渍,是取其轻清之气,以泄上焦之热。尤妙在附子熟用另煎,是取其醇厚之味,以温下焦之寒。如是,阳得附子而复,则恶寒汗出愈;热得三黄而除,则心下痞满自消。

另一个泻心汤,只有两味药,黄连和大黄组成大黄黄连泻心汤。

《伤寒论》第154条: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脉关上浮”,关上是指关或关以上的位置,主人体的中上部,关脉较尺寸浮,是津液向这个部位汇聚,按之濡,也印证有无形之邪热也。热虽无形,然非苦寒以泄之不能去也,故以此汤主之。需要提醒的是用这个方子,脉象应该是偏实的,如果脉象虚衰是不能用的。

《金匮要略》里治心气不足致吐衄(吐血)或流鼻血,或眼睛出血,用三黄泻心汤,就是大黄与黄连、黄芩并用。这里所谓心气不足者,实际上非不足也,如果真的不足,怎么敢泻之呢?则是因上逆冲心,以致心中怔忡不安,呈现出不足的显象。

泻心汤是很重要的方子。为什么说它重要呢,因为它所治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很典型的病——虚火。准确的来定义是胃虚而有火。我们这个时代缺少运动,口腹之欲不节制,脑力过度开发,思虑多,思则伤脾,这都造成脾胃虚。然后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熬夜,欲望多,这都造成有火。于是人人都说自己上火,又说身体虚,上的多数就是这种虚火。虚火有些什么具体的表现呢?比方说经常烦躁抑郁失眠;各种莫名其妙的炎症迁延不愈;比方说肠胃总失调,不是便秘就是腹泻,等等,这都有可能是虚火。

这五个泻心汤是根据人体证之变化,津液之进退来处方的。每一个方子对应当下的大局,抓大舍小,以一驭万。具体应用到临证时,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看到经方有其神光,在星星之火处闪耀。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