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香何以香飘世界? 

2023-08-23 16:32:12 来源: 中国作家网

“为辟邪说答司马,何曾明志报任安。”司马迁著成《史记》,藏之名山,传之其人,以明心志。如今,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振武历经十载踟蹰,终成“汉学家中国故事英译三部曲”,凡150多万字,展现了汉学家眼中的书香中国。那么,汉学家是以怎样的视角,讲好中国故事的?书香中国,何以评析他山之石,助推中学西渐,实现归异平衡,最终香飘世界?

8月22日,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中学西渐》《他山之石》和《归异平衡》在上海书展一同亮相。赵彦春、肖维青、张曼、耿强、李志强、钱屏匀和李志良等学者出席发布会。黄友义、张西平、许钧、查明建、赵稀方、刘洪涛、谭惠娟、黄忠廉、季进、周领顺、李正栓、姜智芹、尚必武、周敏、韩子满、屈文生、胡安江、刘全国、陶友兰、李伟荣、朱一凡、覃江华、祝平、常海潮和丁林棚等学者以不同形式参加活动。活动现场读者超百人,线上读者逾千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外国文化来说,中国文学文化就是他山之石,经过汉学家们的恰当移译,在目标语读者中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并成为目标语读者的营养,成了真正的玉。”《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包括《中学西渐:汉学家与中国古代文学的英语传播》《他山之石:汉学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英语传播》和《归异平衡:英语世界汉学家的中国故事书写》,各自独立成卷,自成系统;却又彼此关联,互为呼应,形成完整的一环。作者结合异质文化和时代背景,对葛浩文、闵福德、金介甫等46位汉学家的翻译动机、翻译策略、翻译风格以及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做出整体研究和系统考察,对他们为什么译、译什么、怎么译、产生了什么影响、给我们什么启示以及怎么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深入思考了其背后的文化现象。黄友义、许钧等学者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陈华栋认为,“三部曲”顺应时代,引领用英语讲述中国教育,填补了国际化人才培养教材的空白;是国内第一批系统、全面、多维地考察中国文学英语传播的学术著作。

为什么要研究汉学家的中国文学文化翻译,为什么把研究重心放在文学外译上,翻译过程中为什么要追求归异平衡,为什么要研究汉学家中国文学文化翻译的问题,朱振武在发布会上一一解答了上述问题。研究汉学家们的翻译,最终目的是要让中国的文学文化真正走出去,促使翻译的主体变成我们自己的双语文学文化学者,使中国文学文化更加原汁原味地传输出去。这正是“三部曲”的创作初衷。

远行,是为了更好的回归。从汉学家视角看待中国文学在世界中的位置、变迁和影响,在多元对话中建立对中国文学新的体认。参会学者们认为,“三部曲”对新时期中国故事的叙事体系建构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在中外文学文化互鉴中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

文化互鉴的实践阐释

一个半世纪以来,中国文学外译存在不均衡现象,相关研究也不均衡。古代文学的英译研究主要聚焦《诗经》、唐诗宋词和四大名著,而现当代文学的英译研究集中在“鲁巴茅郭老曹”和莫言等少数作家。“中国故事英语传播三部曲”不仅关注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对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也都给予系统完整的观照。

文学首先是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对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文明互鉴至关重要。学者们认为,“三部曲”以历时体系为框架对汉学家进行整体化评说,这种评说具体表现为,翻译批评文本的“体系化”呈现、翻译研究理论的“概约化”凝练和翻译评点方法的“多维化”运用。同时,“三部曲”考察了中国文学的出海路径,总结出中外文化互译的归异平衡理论,不仅图绘了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地图的坐标,也描绘了出一幅全球范围内中华文明形态的精美画。

中学西传的理论创新

中国文学“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一定的理论支撑。朱振武认为,优秀的翻译家总是在归化和异化之间寻求平衡,汉学家们也是如此,因为不同的社会语境决定着他们归化或异化的力度和倾向。

与会学者表示,归异平衡理论立足于以汉字为中心的翻译实践,具备鲜明的理论特色,有助于建立翻译机制和文化秩序。中国文学翻译既具有社会性,也具有文学性、历史性、政治性,翻译的归异平衡在理论层面阐释了中国文学走出去、走进去的意义与价值。

朱振武说,自己所做的研究就是为了从另一个视角对中国文学“走出去”进行反思与总结,为文化“走出去”提供参照,以期赓续中华文化血脉,繁荣世界文学文化,搭建中外文化交流互鉴的知识桥梁。从十几年前提出“非主流”文学概念到均衡吸纳外国文学文化精髓的说法,从文学引进的相似性理论到文学外译的归异平衡理论,再到研究非洲文学时提出的三大流散理论、非洲性理论和辗转体认说,他希望中国和和非洲以及其他第三世界文学这些被“非主流”了的文学文化进入主流,从而实现真正的文学文化多样性。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