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能源发展公司陈雨强:十五载匠心护电

2023-07-28 05:33:51 来源: 中国能源新闻网

李世铭

置身于海上平台配电间,上千条线缆纵横交错,上百个元器件星罗棋布,几十套设备紧密相连……要想从中迅速找到一个电气故障的根源,简直如大海捞针般艰难。

中海油能源发展公司机电中心电气设备维修作业部陈雨强努力让自己沉稳如磐。经过测量、分析、判断、排查,他迅速锁定故障源头。经及时处理后,平台一次性送电成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样的场景,在他多年的维修电工生涯中并不鲜见。

从事维修电工专业27年,陈雨强参与项目200余个,参与停产检修50余次,组织重大技改攻关项目9个。2023年,46岁的陈雨强获评中国海油第四批技能专家。用他自己的话说,维修电工这条路他走得很踏实。而这份踏实,也正是电气维修领域所需要的。

跨越陆海间的“鸿沟”

30岁之前,陈雨强对自己的未来没做规划。

那时,他按部就班地做着维修电工的工作。简单而熟悉的内容,经过10多年的重复后,他几乎闭着眼都能干。“一眼就能望到头。”陈雨强回忆道。

一个偶然的机会,朋友告诉他:“中国海油在招电气专业人员。”

仿佛一颗石子投入水面,平静的生活突然荡起了涟漪。陈雨强在心里简单权衡了一下:同为电气专业,如果他身处陆地,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分属不同部门负责,他只需要负责其中之一,工作相对简单;如果身处海上平台,整个电气专业流程都交由同一个团队负责,况且海上空间狭小,方寸之间承千钧之力,难度大、挑战多。

“趁年轻,还是应该去搏一下!”明知陆海间隔着这条“鸿沟”,陈雨强仍决意要跨过去。

初到海油,陈雨强便遇上了一道难关。

2008年,刚加入装备技术公司机电中心的陈雨强参加了电工高级工考试。他本以为这对于已在电气领域工作了12年的自己来说是“小菜一碟”,可意外的是,在高级工实操考试的环节,陈雨强铩羽而归。

2009年,陈雨强再次备考。彼时,他年均出海200天以上,工作之余,备考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海上平台,完成当天的工作后,他总是展开一张张图纸:图纸上共有多少器件?多少线缆?如何摆放?每根线多长?该如何连接?他把各种问题在脑子里过了一遍又一遍,在纸上不断描画,直到熟稔于心才肯睡去。回到陆地后,他在家练,在车间练,反反复复,不知疲倦。海上平台现场经验的积累加上日复一日的刻苦练习,考试当天,本需要一个小时的实操,陈雨强仅花半小时便轻松完成,一举通过考试。

“电气系统复杂,故障类型多样,海油的大舞台加速了我的成长和进步。”陈雨强说。日复一日中,陆海间的“水土不服”被他一一克服。

探索电缆的另一端

“电气系统是常人看不见摸不着的。你看,像房间里的开关和灯,一开一关,一明一灭,都只是表象。一旦灯不亮了,问题出在哪儿?背后的原因特别复杂。在海上平台,有时我们需要逐一摸索上万条电气回路,才能找到故障根源。我们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责任重大。”陈雨强说。

为了练就过硬的专业技能,陈雨强多年来保持着学习、思考和总结的习惯。每次出海,他都会在电脑上新建一个文件夹,从继保定值方案、设备调试方案到项目特点、常见故障分析,他都会认真总结。

渤中19-4综合调整项目共涉及新建结构100余吨,新增房间180平方米,电缆敷设2万余米,电缆桥架敷设3000多米……面对众多难题,陈雨强组织电气、仪控等各专业工程师现场排查,对控制、信号、通讯、逻辑等上万条电气回路一一摸排,用时两个月,完成了施工图纸的完善。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能,他以自主设计、修改、模拟的方式解决了最关键的电气难题,为公司节约成本248万元。

入职海油15年,从趴在地上看图纸、钻进狭小的盘柜中用万用表测量设备,到成为专家、远程指导作业人员处理故障,陈雨强的技能提高了,额前的发际线也在日益后退,但他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始终不变。

“这次故障的解决可以作为一个典型案例进行总结。”“下周有技能专家授课,大家有时间一起在线上学一下。”……2022年,以陈雨强名字命名的维修电工技能创新工作室成立,“如何让工作室发挥作用”“如何带领30多名成员共同进步”成了陈雨强新的工作目标。在内部系统的工作群中,陈雨强发得最多的是技能创新的学习教材,讲得最多的是“多学习、多总结”;海上平台电气维修作业遇到困难,无论多晚,都能看到他的及时回复和解答。

近年来,陈雨强共组织师带徒22对,指导完成技能晋升10人次。他的徒弟中,2人获中国海油技能大赛铜奖,22人通过评聘成为项目经理,4人晋升技师,7人晋升高级工,3人获所属单位技能大赛前三名……陈雨强自己也获得操作能手、基层标兵、优秀员工、优秀党员等诸多荣誉。

责任编辑:江蓬新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