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入选!

2023-08-27 11:59:23 来源: 百度新闻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五批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集中展示人民法庭在推动源头治理、推进多元解纷、化解涉农纠纷、防治家事纠纷、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探索与创新,引领全国人民法庭进一步推动诉源治理,推广落实枫桥经验,把指导人民调解法定职责,抓前端、治未病落到实处,把主题教育检视整改要求落到实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其中,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亭林人民法庭报送的《强化多元解纷 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屋里厢法庭”》入选。

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第167号

强化多元解纷

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屋里厢法庭”

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亭林人民法庭

金山亭林地处三区交界,外来人口多,矛盾多发易发。近年来,亭林法庭打响“屋里厢法庭”工作品牌,推进纠纷多元化解,受到人民群众欢迎。“屋里厢”是地道的上海话,意思是“家里的”,法庭因此被当地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屋里厢法庭”。最高人民法院公众号、《解放日报》《人民法院报》、长安网等多家媒体专门宣传报道“屋里厢法庭”。

一、打造“分类+分流+共享”审理机制

坚持把诉前化解矛盾作为法庭的第一要务,让调解开庭就像老百姓在家一样自在、自如。一是建立调解员+审判长+庭长三级发现机制,健全民生案件识别和办理机制,对民生案件实行重点调、快速审;二是实行三级案件程序分流机制,将先行调解挺在前面,即案件诉调立案后先由特邀调解员进行调解,约40%以上的案件可实现诉前化解,调解不成案件开展“简案速裁、繁案精审”二次分流甄别,约30%简单案件可由法官适用速裁程序审结,另约30%复杂案件进入精审;三是落实法官事实查明责任,法官不光坐堂问案,还经常走出法庭了解案情民情,法官每年走出法庭调解调查超过百余次;四是建立涉民生群体性案件快速反应机制,与辖区司法所、派出所、市场监管所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诉前调解涉公租房买卖等重大涉民生案件400余件,成功化解影响辖区稳定的群体性纠纷;五是积极运用协力模式审理案件,如适用家事调查员参与涉未成年人权益家事案件审理,使司法资源配置更合理。

二、开展“乡+村+家”一线诉讼服务

主动送法进屋,让家成为享受优质司法服务的第一线。一是健全诉讼服务机制,畅通立案通道,对年老体弱身体残疾的,实行上门立案,方便群众诉讼;二是设立巡回审判点,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者上门开庭,走到田间地头开展调解工作,设立“相约星期五”法官接待制度,上门接待方便群众法律咨询,2022年全年开展咨询18次,接待咨询群众80余人次;三是对接非诉讼调解机制,群众无需诉讼就可以解决纠纷,与亭林、朱行派出所、亭林武装部、隆亭居委会共建“道路交通事故调解窗口”“老兵调解室”“老杨工作室”,方便群众调解纠纷。与亭林市场所联合设立上海首个消费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调解消费纠纷160余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320万元,调解“小学生购买盲盒一掷千金”案例被全国多地法院官方微信转载;四是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有效整合资源,将实体、热线、网络解纷平台有机结合起来,利用该院打造的一站式综合法律服务平台“解纷直通车”,咨询热线等平台,实现纠纷网上解,纠纷线上解决的比例超过60%。

三、探索“菜单式+一站式+走动式”定制化普法模式

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案例弘扬法治,让家门口的法治宣传真正解决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是开展“法治护校”行动,2名法官担任2所学校法治副校长,以模拟法庭、法治课等形式护航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二是创立“送法进村入户”新模式,开展“菜单式普法”“走动式普法”“拉家常式普法”,由“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个人”干华丽作为领头雁,深入村民家中,送法入户;三是提供专业性、一站式普法,协同区妇联、综治办、村委会等单位组织,联合培育普法类社会组织如“法理情女子协会”“巾帼维权”“风信子”等法治宣传品牌,利用“家事调解室”“综合服务中心”等活动阵地,开展“与村民零距离”维权服务系列活动;四是实施“送法村村通工程”,开展“送法进东新”等活动,以“农民法治讲堂”的形式开展普法讲座65场,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超过30场次,普法足迹遍布周栅村、驳岸村、新巷村、龙泉村等各村居,受益面拓宽到毗邻省市区。

原标题:《上海一人民法庭建设案例入选!》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