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录取通知书当有“择全社会而教”的魄力

2023-06-24 09:17:30 来源: 今日科学


(资料图)

红网 程振伟

“这不只是一张简单的录取通知书,它承载了古法造纸工艺与复旦先进科技,并诠释了‘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精神。”近日,2023年复旦大学本科录取通知书全新亮相,校长金力如是介绍。(6月23日《文汇报》)

大学录取通知书,以往多是在各高校录取学生之时发布,然这两年不少高校高考分数尚未公布即“亮相”录取通知书,借此为招生宣传助攻的野心遮掩不住,然其挟“向全社会释放大学文化底蕴”的自信,也不由让人赞许。复旦大学“科技人文味俱全”的“艺术品录取通知书”,面世较早,其实也为其他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上了一课”

且看“复旦style”大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内页右侧云:“诸君皆系大学生,然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源深之谓也,诸君在此校肄业,须尊重道德、专心学业,庶不辜负‘大学生’三字云。” 这是复旦首任校长马相伯关于大学精神的诠释。同时,该录取通知书还融入了诸多人文、工艺、科技元素。特别难得的是,通知书首次以复旦科技成果“复活”的开化纸为载体,科技含量不言而喻。

近年来,不难看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在设计理念上的“卷”,让一些习惯“过去怎么做所以现在就得怎么做”的高校,面临“八仙过海”的“出圈版”录取通知书无比焦虑。而那些赢得满堂彩的录取通知书,有一个共同属性,那就是“憋着劲儿诠释大学精神”。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互卷”,从已经上热搜的复旦“艺术品录取通知书”开始,相信其他名校也会拿出“绝活”。

大学非大楼之谓也,其首重精神,精神之诠释,不可能只是由少数名校把持,不管是什么层次水平的高校,都可以在诠释“大学精神”上不甘人后,乃至一马当先。近年来,往往是那些办学定位清晰、有办学特色的高校,在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和理念向社会传达上,做得更好、更加有穿透力。大学乃精神文化之重镇,大学录取通知书的设计和发放,也是一次精神诠释和传递之旅,既是对拟招入大学生的“第一课”,通过自媒体和外部媒体宣传,也是应有的“向社会进行公共教育”职责之承担。

数字化时代,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通知告知”功能,基本已经失去,其中的文化底蕴达到的“教育教化”功能越来越彰显。复旦大学的“艺术品录取通知书”,中山大学的“定点帮扶云南省凤庆县的普洱茶饼”,讲出的“大学精神故事”,让全社会向往。大学录取通知书,其自带媒体流量属性,也是面向全社会的“公共课”,“择全社会而教”的魄力切切不可少了。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标签: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