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王银号:“非遗”苗银锻制的品牌之路——访张家界向王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淑芳

2018-02-09 15:33:13 来源: 大河网

0 浏览 评论0  我来说两句

人物简介:李淑芳,张家界向王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王银号创始人。“向王银号”是张家界首个金银珠宝类的国家注册品牌,这个品牌承载了李淑芳对张家界的深厚情感。李淑芳以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使命,将湘西、张家界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聚集在一起,用一流的匠人精神做“向王”非遗手工银器极品。公司已成为张家界地区民族金银珠宝工艺品的先行者和引领者,是张家界市手工银饰的代表品牌。

\

银被视为灵性之物,是我国各族人民所喜爱的饰品原料。在中国,银的使用始于器物的装饰,战国时期就有在铜器上镶嵌、装饰金银的金银错工艺。数千年的积淀之下,其品种和工艺更是千变万化,凝聚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李淑芳正是一位痴迷于银,身具银魂的女子,她创立“向王”品牌,推动土家族向王银饰品非物质文化遗产锻造技艺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将其银器银饰带出国门,走向全世界,让更多人体味它的独特的文化和锻造技艺。

真情汇聚 始创“向王”

1976年出生的李淑芳是个开朗热情的湘西妹子,1996年她从湖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新开发的张家界黄龙洞景区做导游。张家界秀美的风光让李淑芳深深为之着迷,她留恋于这片山水,一做就是十二年。李淑芳用自己的真诚善良和服务打动着每一批客人,让客人能在她的服务下获得愉快的游览体验。而她自己也从中获取了大量的信息和人脉资源。

做导游是异常辛苦的,爬山涉水、沟通交涉、安全责任都在压榨着李淑芳的身体健康,时间久了,她的身体开始吃不消了,甚至每送走一批客人,她就要到医院去做治疗。因此,她不得不放弃这个职业,并开始为自己的另一个梦想奋斗。

\

2008年,李淑芳曾建议景区一家餐厅改营银器,并帮助老板运作这个项目。她将经营场地变作少数民族故事演绎场所,在其中加入银器销售,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把这个店做起来了,生意非常红火,盈利额达到了1000多万。

李淑芳想,既然自己深爱银业,也有运营经验,不如自己创业。要做就要做好,做成知名品牌。关于商标定名,李淑芳想了很多都不满意,弟弟的一句好却让她茅塞顿开,“武陵源的山山水水都和向王有关,向王还是土家族民族英雄,就叫向王吧!”

\

2010年李淑芳创办了“向王银号”并注册了商标,用她那份做导游的热情,用真心卖真银,用心经营着这一湘西少数民族工艺品牌。那时,张家界市还没有任何金银珠宝类的国家注册品牌。李淑芳坚信,只有做好“向王”这个品牌,才能让张家界这个世界级的旅游景点变得更完美。

企业运作 打响品牌

向王天子是流传于湖南张家界市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等地的土家族民族英雄。尤其在张家界武陵源,几乎每座石峰、每条峡谷,都与向王天子有关。其后裔向光明继承土家族、苗族传统“打花”技术,靠制做纯银首饰为生,进一步提升了银饰锻造工艺。制银技术经过数百年的传承,延续至今,2008年,“打花”技术中的拉丝工艺(有400多年的历史)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十二年的导游生涯让李淑芳对张家界,对向王传奇故事,对土家民族文化了解深入,可谓烂熟于心。经营“向王银号”一段时间后,她发现个体户的营运模式极大限制了品牌的发展,并不能很好实现自己创业的初衷。她想改变,但保守的家人却对她持反对态度。李淑芳不顾家人的反对,坚持经营转型,2014年筹备成立张家界向王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以公司来规范化、规模化运营“向王银号”。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她还抽出两年时间学习提高自己企业管理能力。

\

张家界向王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饰品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服务,销售采用线上线下并举。公司本着打造民族非遗银饰品牌的目标,积极开展有关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承的工作,加大对银饰的研发和传承力度,逐步实现了品牌的树立,向王银饰品也完成了非遗锻造技艺的有效传承和发展。在湖南省内,公司在银饰产品的研发、设计,销售以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族工艺品的抢救和传承方面,已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

\

经过长期的市场实践,李淑芳带领着向王银号,将湘西、张家界的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传承人聚集在一起,让他们从“自家深藏”到“进入市场”,传承和创新,共同推动苗银产业化。“公司化的运作,理念不断更新,生产流程清晰,.能够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向市场。”李淑芳说。在她的倡导下,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政府部门对这一非遗技艺进行了较好地保护和传承,相继创办了集苗族银饰生产、产品研发和展示、游人参与体验等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展示基地,使苗族银饰锻制向规模化、特色化发展,茶杯、壁挂等不少银制产品还获得国家专利。如今,这些精雕细琢的银制产品不仅可以根据顾客需求进行私人定制,还远销美国、意大利、泰国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台湾、马来西亚都有代理商,已成为当地非遗类旅游商品的一张响亮名片。

\

向王是张家界的传奇,而向王银号更是传奇中的传奇。2010年,向王银号被武陵源质量技术监督局评为“质量信得过单位”。2014年,著名书法家周用金为向王银号亲笔书写了铭牌“向王百年银号”。2015年,向王银号获得了1000万的风投和新股东加盟,并且拥有了300平方公司产权的黄金铺面。2016年“向王”品牌获得湖南省著名品牌申请资格,中央电视台二频道“品牌力量”节目组对向王银号进行了专题采访。 2017-2019年度质量品牌先锋活动中,张家界向王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向王银器系列产品荣获质量先锋展示产品 ,2018年进入由中央七大媒体分别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中国新闻联合推荐的中国搜索优选品牌。

\

八年来,张家界的银饰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兴盛,向王银号作为开拓者,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有人感叹地问她:“你做‘向王’这个品牌挺不容易的!”李淑芳反倒是非常乐观豁达:“也没什么难的,如果我活到128岁,42岁才刚开始呐!”她始终认为人生总要留下点什么东西,八年来牢记初衷,坚持真心实银的经营理念,为张家界及湘西地区打造民族品牌夯实坚实基础,为张家界旅游行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传承创新 古艺新生

向王银号主做手工银器和手工镶嵌的珠宝,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李淑芳立志用工匠精神打造文化地标,恢复三千年皇室银器制作工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让少数民族“向王”品牌走出张家界,带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转化为品牌核心竞争力。

在传承弘扬非遗手工技艺上,李淑芳积极参加各种展会和交流会,让更多地人接触了解这种瑰丽的民族技艺。早在2013年,李淑芳就带领向王银号参加了香港珠宝展,其独特的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技艺引来各地珠宝商青睐。在国家提高对非遗重视保护力度后,她积极响应,更广泛地参与非遗技术和产品的推广宣传。2017年3月,向王银号参加湖南省第十七届文物国际博览会,展示传统银饰制作,展会上非遗、传统工艺与文玩收藏碰出了火花;4月,向王银号参加“传承非遗瑰宝,寻找创新匠人”湖南首届非遗匠人创业创新大赛,赛事促进了非遗项目的活化与非遗产品的孵化;9月,向王银号参加第九届湖南茶博会,在众多的茶产品展位之间,李淑芳带来的苗银产品格外醒目,取得了显著的宣传效果。

让古老工艺融入现代市场,创新必不可少。如今,人们更追求个性化,推崇个性定制。李淑芳以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为特点,通过设计创新,制作出众多日常生活用具和饰品,并接受个性化定制,让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李淑芳邀请了国内知名设计师陈晓倩(穆夏),邝清泉,梁胜结合当下时尚潮流,设计出更贴合市场需求的富有文化内涵的纯银作品。此后,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杨昌干及其团队负责制作,把錾刻、平雕、浮雕、镂空雕、镶嵌等工艺充分运用到制作过程,使作品具备更多的非遗价值,与市场同类商品相比更有标新立异之感。

李淑芳对于苗族银饰锻制的创新不仅如此,甚至和养生、高新科技领域也有融合,与湖南省中医研究合作建立医用银研究,彻底解决中医中代替抗生素的消炎灭菌的作用。 “银壶煮茶历史非常悠久,而且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这和当下人们追求的健康养生不谋而合。”李淑芳说,“我们的银壶不仅外观精美,银壶表面纹饰全部是手工錾刻、镶嵌上去的,工艺复杂,耗时三月以上;健康养生价值更高,向王银号与新加坡科研机构联合研发,使银壶在水温五十六度时释放银离子,置换水中氯离子,吸附有毒物质产生负氧离子,从而净化和改善水质。”李淑芳说,现在向王银号已收到内蒙古、福建等地的银壶订单。

\

经过八年的拼搏,向王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已经取得了众人瞩目的成绩。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李淑芳不断加大产品的创新与开发,最先推出共享微商平台,以优质的服务,普惠消费者。

在未来的三年里,向王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将在全国百个城市启动线上线下连锁共享经营模式的发展计划,预计投资4000万元。届时,向王民族工艺品开发有限公司能够更好地实现传承发展民族非遗工艺,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同时,李淑芳也欢迎所有热爱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朋友前来共同合作发展,让“向王”不但百年前是王者, 百年后更将是张家界的传奇。

相关热词搜索:李淑芳 银号 张家界

[责任编辑:]

参与评论